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深圳拥有发展戏剧艺术的优越条件
更新时间:2025-05-27 22:07 浏览量:1
5月26日下午,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三季深圳展演大师课在深圳大剧院圆满收官。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以“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根基”为主题,聚焦“老庄哲学对演剧艺术的影响和启迪”,深入探讨了老庄哲学与中国演剧艺术之间的深厚联系、老庄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以及深圳戏剧发展的未来之路。郝戎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为现场深圳多所高校、艺术学校学生以及青年创作人才、戏剧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老庄哲学与中国演剧艺术的融合
现场,郝戎老师深入探讨了老庄哲学与中国演剧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深圳戏剧创作者和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他以《庄子》中的“庖丁解牛”为例,阐释了中国艺术“由技入道”的精髓,指出中国演剧艺术不能停留在“技艺”层面,而应追寻“道”的哲学根基。此外,郝戎老师强调,艺术创作应源于生活实践,需摆脱功利心。老庄哲学倡导顺应自然、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这种思想启示艺术家们要深入生活,从日常实践中汲取灵感,正如“庖丁解牛”的熟练与自然,艺术创作也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达到自然流畅、浑然天成的境界。
“戏剧艺术在国家文化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艺术体系。”为此,他号召广大新时代的戏剧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内核,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基础上,创造能够展现中国形象的戏剧作品。
“深圳拥有发展戏剧艺术的优越条件”
郝戎老师的大师课不仅对老庄哲学与中国演剧艺术关系进行了深刻解读,更对深圳戏剧发展带来了有力启示。戏剧不仅是艺术,更是哲学的体现,它追问“人生的意义”“人我关系”等问题,肩负着文化传承与精神建构的使命。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创新精神。郝戎老师坚信,深圳拥有发展戏剧艺术的优越条件,并表示全力支持深圳早日建立自己的话剧院。他表示,深圳话剧院的建立不仅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文化责任,其目标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话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郝戎认为,深圳戏剧不仅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也能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正积极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郝戎老师指出,深圳在经济、金融、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文化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他建议深圳可以借鉴香港话剧团的成功经验,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科技之城”的优势探索科技赋能戏剧,创作具有当代精神面貌的中国形象话剧作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专业人才项目培训,培育戏剧影视文化领域的人才,促进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创作,进一步发挥深圳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桥头堡作用。
大师课圆满收官,深圳戏剧永不落幕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观众们积极参与互动,就中国戏剧的未来、深圳戏剧的困境与机遇、青少年戏剧培养等问题踊跃提问。郝戎老师一一作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特别强调,戏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重视其在南方地区的推广与发展,并通过美育教育来传承和弘扬。针对青少年戏剧教育,他建议应从激发兴趣出发,挑选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课本内容进行剧目排演,以此培养孩子们对戏剧艺术的热爱。
随着本场大师课落下帷幕,“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三季深圳展演大师课圆满收官。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陶虹、田雨、孙红雷,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等五位明星大咖先后来深,以深厚艺术积淀与创作经验,深入浅出解码戏剧艺术,为深圳戏剧从业者与爱好者带来沉浸式艺术体验,引发热烈反响。而在剧院舞台之上,四部聚焦深圳本土题材的《破空》《又一道光芒》《布吉出租屋》《东门!东门》原创剧目也先后完成展演,作品以深圳改革开放历程、城市变迁与市井故事为蓝本,生动诠释鹏城魅力与人文精神,收获观众广泛赞誉。本周四、五,往季“青创计划”口碑佳作《蓟州疑云》也将开演,延续鹏城五月的戏剧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