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天桥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更新时间:2025-05-06 08:45  浏览量:2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数据,截至去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应用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信。微短剧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全国高校影视专业人才输出的重要端口。一方面,微短剧在影视专业人才就业、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促进了影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影视专业输入人才从源头改善微短剧行业生态,成为微短剧精品化和文化出海的中坚力量。

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和“蓄水池” 从人才吸纳规模来看,微短剧小微企业数量、项目体量庞大,为影视院校毕业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微短剧行业直接产生就业岗位约21.9万个,间接带动就业达42.8万人,总计带动约64.7万人就业。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影视院校为例,近年来,其编剧、表演、导演等专业毕业生投身微短剧行业的人数逐年递增,为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构建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高校影视专业传统教学侧重于电影、电视剧理论知识传授与基础技能培养,对于网络剧,特别是微短剧关注不足。然而,相较电影和电视剧,微短剧为专业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实践机会。编剧专业的学生在微短剧创作中,需在有限的篇幅内精炼剧情,以迎合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这一过程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综合运用编剧理论实现精准叙事的能力。导演专业的学生通过执导微短剧,在预算和时间双重限制下,需高效完成拍摄任务,这一过程使他们迅速积累了现场拍摄调度的宝贵经验,增强了应对复杂创作环境的能力。高校影视专业与微短剧产教协同,迅速提升了学生的“实战经验”,帮助学生与行业一线“无缝对接”。

近年来,随着一些短剧演员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影视专业学生借由微短剧切入影视行业。曾庆杰、知竹、马诗歌等导演由短剧转型长剧,打通了短剧与电影、电视剧的职业壁垒,使微短剧成为影视行业职业成长的“快车道”甚至“超车道”,吸引了众多影视院校学生。

开辟人才跃升新赛道 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微短剧行业拓宽了影视院校人才的职业上升通道。在传统影视行业中,新人大多从学徒做起,历经漫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相比之下,短剧项目的门槛较低,新人参与机会多,一旦凭借爆款脱颖而出,便迅速进入上升通道。短剧行业内部的职业晋升体系,从初入行业的助理岗位到能够独立负责项目的关键职位,为新人提供了清晰且快速的职业成长路径。

随着高校影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影视人才后备军涌入微短剧行业。这些专业人才为微短剧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了行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众多高校影视专业紧跟行业需求步伐,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纷纷增设短剧相关课程与培训项目。比如,上海戏剧学院率先开设“微短剧创作”课程,聚焦内容精品化、短剧+、人工智能技术等行业热点,校企合作已孵化十余部学生主创作品并在腾讯视频、快手、B站等头部平台上线。(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场馆介绍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大街南端,东临市内最大的森林公园――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隔街相望,南有先农坛,护城河蜿蜒而过,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西接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团,与正乙祠戏楼、湖广会...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南二环里,天桥北纬路21号
105、106、110、120、17、20、35、626、692、69、707、71、72
天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