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天桥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因风起》带观众沉浸式走进古风国韵,文化赋能胡同深处的剧场实验

更新时间:2025-04-13 19:25  浏览量:3

由华人梦想出品,北京长江文化与中国诗词大会联合出品的国风悬疑沉浸式戏剧《因风起》,近日在位于东四南阳胡同的南阳共享际剧场正式首演。这部由张肖导演执导、以“中国诗词大会”IP为蓝本的原创剧目,通过重构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传奇人生,将历史悬疑与诗性美学熔铸于沉浸式体验中,成为北京演艺新空间又一新作。

沉浸式戏剧《因风起》演出现场

观众感受:

走进古韵国风的诗意沉浸空间

踏入被改造一新的南阳剧场演出空间,观众立刻会有一种“观演者即入局者”的耳目一新之感。中间的“曲水流觞”场景,真有潺潺流水从舞台蜿蜒流过;身着国风古装的演员们在观众之间穿行,演出还没开始,已经跟观众进行插科打诨的互动。“兰亭”“谢府”“桓府”“隐地”“草庐”“博乐坊”六处诗意场景,“座上宾”“近台友”“风雅客”等座位雅号,带着浓浓的国风味道,也意味着不同的观剧视角和体验感受。

观众如同置身于东晋士族的文人雅集,跟随剧中人物,逐步揭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在沉浸式感受中完成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对历史的重新解读。有不少观众特意穿着汉服前来观剧,一时间让人难以分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很多观众看完后立刻在社交平台分享观剧感受和“选座攻略”,还有人选择换个区域和视角“二刷”。

沉浸式戏剧《因风起》演出现场

主创态度:

重构东晋才女的现代性内核

张肖延续了《大真探赵赶鹅》系列对沉浸式演出的探索,并尝试将国风题材与女性视角结合。他表示:“谢道韫是历史长河中极具戏剧张力的知识女性,我们通过历史切片,在权力斗争与家族谜案中重构她的现代性内核。”剧中,这位以“咏絮之才”闻名的东晋才女被塑造为文武双全的“悬疑大女主”,既追查父亲暴毙真相,又周旋于东晋门阀政治漩涡,这一设计突破了传统才女刻板印象,暗合当代女性议题。

沉浸式戏剧《因风起》剧照

音乐总监祁勃力将古琴的幽远与电子音效的迷幻相融合,创造“声景剧场”的独特体验。琴弦震颤与电流嗡鸣交织,既呼应魏晋名士风骨,又强化悬疑氛围。这种“混搭”理念同时也体现在剧中两首原创歌曲中。服化总监曹婷婷则在服装造型设计中融入文人风雅与现代金属质感,形成视觉上的古今碰撞。

剧场生态:

文化赋能老城空间更新改造

《因风起》的上演,不仅是沉浸式戏剧创作的又一次突破,也是城市文化生态的缩影。南阳共享际这座由老剧场改造而来的复合型园区,位于东城区南阳胡同6号,是共享际旧城改造产品线中的社区之一。作为北京市首批演艺新空间,南阳共享际将“透明式戏剧排演、跨界式艺术交流、交互式文创体验”有机结合,已打造出“创作+排练+演出+生活”的垂直生态链,形成了北京胡同里的别样生活空间。

沉浸式戏剧《因风起》剧照

记者了解到,南阳共享际通过引入网红咖啡店、古籍书店、沉浸式戏剧、脱口秀演出等新业态,已从“老城区”转型为“文化新地标”。四层复合空间内,剧场排练厅与“铁手咖啡总局”相邻,驻场演员与观众和顾客共享动线,这种模式既保留胡同历史肌理,又以现代观念激活空间活力,成为城市文化更新的典型案例,让文化赋能城市更新的理念得到生动实践。

《因风起》的诞生,更是标志着其从单纯演出空间向文化IP策源地的战略升级。南阳共享际主理人赵禹清表示:“《因风起》是南阳剧场运营四年来第一个沉浸式剧目,希望每位朋友的到来,都赋予场地温度和生命力。”正如该剧总制作人倪弸智所言:“当柳絮飘过建康城的屋檐和北京的胡同,风起时,我们都站在故事里。”这场发生在胡同深处的文化实验,正在重塑戏剧与城市、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方式。

记者:王润

场馆介绍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大街南端,东临市内最大的森林公园――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隔街相望,南有先农坛,护城河蜿蜒而过,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西接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团,与正乙祠戏楼、湖广会...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南二环里,天桥北纬路21号
105、106、110、120、17、20、35、626、692、69、707、71、72
天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