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天桥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探索传统艺术当代表达 北交联手北昆打造《牡丹亭・惊梦》

更新时间:2025-09-29 16:51  浏览量:3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尹星云)近日,北京交响乐团“交响+”再添创举,北交首次携手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打造推出室内乐·昆曲音乐剧场《牡丹亭·惊梦》。该作品是北交2025年的重点创作项目,标志着两大艺术团体在守正创新业务路线上的一次开拓性舞台实践。

演出以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名著《牡丹亭》为蓝本,融合中西艺术精髓,采用13人的室内乐团(弦乐五重奏、木管五重奏、竖琴及打击乐组)与6位昆曲主演的独特编制,为观众带来一场耳目一新的精彩演出。

创作团队并非简单地将昆曲与室内乐并置,而是进行了从音乐结构到美学表达上的有机融合。“北交近两年一直在创、排、演上探索用西方交响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破圈之路、破壁之旅。”作为本剧的作曲编曲,北京交响乐团驻团作曲白金表示。

白金以《绕池游》《步步娇》《皂罗袍》等经典唱段的旋律为骨架,进行了全新的作曲与配器。弦乐五重奏绵长抒情,木管五重奏灵巧点缀,加之竖琴的晶莹音色与打击乐的节奏张力,共同构建出丰富的西洋室内乐和声。

在《牡丹亭·惊梦》的主创阵容中,一批青年艺术人才挑起大梁,展现出跨界合作的蓬勃朝气。作为本剧导演,北方昆曲剧院青年导演张鹏介绍道,“我们这次的主创成员大多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当然也请了一些前辈给我们把关。青年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老艺术家有一定区别,存在差距,但品质可贵,用功、刻苦、努力,秉持着‘把作品以最佳状态呈现’的想法,这就是青年艺术家的精神。”

本剧演员阵容同样以新生代力量为主,整体以“80后”“90后”为骨干的团队,既体现了传统艺术的代际传承,更以青春视角为《牡丹亭》注入了当代审美活力。

演出以简约的舞台美术为基础,凝练了室内乐团和昆曲各自的艺术特色。恰到好处的乐器声与人声完美结合,这种创新尝试不仅保留了昆曲的传统韵味,还通过西洋室内乐的编配,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场演出是北交近两年来“音乐 +”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它打破了传统音乐会或戏曲演出的单一模式,旨在探索一种“小而美”“美而雅”的舞台呈现,制作上不以繁复的舞台布景为重,而是让音乐本身成为叙事的主体。

“‘洋为中用’是我们文艺创作的一个方向,尤其对于我们这个西方古典音乐艺术形式的文艺院团而言更是如此。”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表示,“我们希望喜欢室内乐、交响乐、古典音乐和戏曲的人都可以关注这部剧,应该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次是该项目的首演,也是剧场版的首演,后续我们会调整打磨推出音乐会版和沉浸式版,同时也希望能够走出国门,用西方习惯的审美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场馆介绍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大街南端,东临市内最大的森林公园――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隔街相望,南有先农坛,护城河蜿蜒而过,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西接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团,与正乙祠戏楼、湖广会...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南二环里,天桥北纬路21号
105、106、110、120、17、20、35、626、692、69、707、71、72
天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