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天桥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史铁生:悲伤也成享受

更新时间:2025-09-22 10:27  浏览量:1

文|幸福娃

史铁生说:“人有时需要走走,听听街头人群喧嚣,看看巷尾草木生长,悲伤也成享受。”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种种不如意,悲伤犹如影随身转,挥之不去。

若能以平和之心面对,竟能从悲中品出几分甘味来,这倒不是悲伤本身有何可喜,而是人心转境,使苦痛化为滋养。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被各种烦忧所困扰。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人际的复杂,无不令人倍感疲惫。

有时,我们仿佛被囚禁在自我的牢笼中,四周是高墙,看不见出路。

这时候,走出去,到人群中,到自然里,让外界的喧嚣与生机冲刷内心的郁结,反倒能寻得片刻安宁。

街头的喧嚣,乍听之下似乎只是杂乱无章的噪音。但若静心细听,却能从中听出生活的脉搏。

小贩的吆喝声,路人的谈笑声,车辆的行驶声,交织成一曲生活的交响乐。

这乐曲不完美,却真实;不优雅,却生动。置身其中,我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融入了更大的人群洪流。

自己的那点忧愁,在众生百态面前,忽然显得渺小而不再那么沉重。

巷尾的草木,默默生长,不张扬,不喧哗。它们经历风吹雨打,依然向上生长;遭人践踏,仍顽强地发出新芽。

草木无言,却以自身的生存状态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韧性与美好。看着它们,我们那点挫折与伤痛,似乎也变得可以承受。

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提醒着我们:生命自有其节奏,悲伤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音符。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悲伤与快乐,本就相生相成。

没有经历过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没有品尝过悲伤滋味的人,也难以真正体会快乐的珍贵。

悲伤使我们沉静,使我们思考,使我们成长。它如磨刀石,磨砺我们的心智;如明镜,照见我们的本心。

在这个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时代,人们往往视悲伤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

强颜欢笑的快乐,不过是浮于表面的涟漪;真正能够安享悲伤的人,反而获得了内心的深度与广度。

这不是说我们要自寻烦恼,而是要学会与各种情绪共处,不抗拒,不执着,让它们如云卷云舒,自然来去。

享受悲伤,不是沉溺于痛苦不能自拔,而是以超然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落。

当我们能够跳出自身的局限,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遭遇时,那些曾经令我们痛不欲生的事情,忽然间就失去了掌控我们的力量。

我们依然是痛苦的经历者,却同时也是平静的观察者。这种分裂的状态,使我们既能够体会情感的深度,又不被情感完全吞噬。

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蝶与,蝶之梦为周与?人生亦真亦幻,悲伤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下觉得无法逾越的痛苦,时过境迁后再回首,或许只是人生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当我们能够以这样的视角看待眼前的困境时,悲伤便不再那么可怕,反而成为我们可以品味的一种经历。

行走于街头巷尾,感受人群的喧嚣与草木的生长,实则是在感受生命本身的流动。

我们都是这流动中的一部分,有喜有悲,有起有落,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拒绝悲伤,就是拒绝生命的一半;接纳悲伤,便是接纳完整的自己。

智慧的生存方式,或许就是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寂静,在寂静中体会世界的喧嚣。

如此,方能在悲伤来临时不抗拒,在快乐降临时不执着,平平静静地度过每一天。

人生百味,悲伤自有其滋味。若能细品,其中亦有甘饴。这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豁达。

当我们能够与所有情绪和平共处,不排斥任何一种体验时,我们便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如此,走在街头,听人声鼎沸;站在巷尾,看草木生长。悲从中来,却也能悲中作乐,转化苦难为滋养灵魂的养分。

这或许就是史铁生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是道场,无时不可修行,即使悲伤,也能成为享受。

场馆介绍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大街南端,东临市内最大的森林公园――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隔街相望,南有先农坛,护城河蜿蜒而过,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西接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团,与正乙祠戏楼、湖广会...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南二环里,天桥北纬路21号
105、106、110、120、17、20、35、626、692、69、707、71、72
天桥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