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天桥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中国人会飞这件事瞒不住了”?现象级舞剧《天工开物》今秋再度来沪

更新时间:2025-09-18 18:20  浏览量:1

“一本奇书,贯通古今;一部舞剧,如梦似幻。”现象级舞剧《天工开物》将于今年11月8日-9日登陆上海保利大剧院。这是该剧自2024年10月首轮上海演出引爆市场后,第四次登陆申城舞台。

在前三轮演出中,舞剧《天工开物》上座率高达100%,三轮演出全部售罄,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首演至今,已连演29城91场,累计观众超7万人,全网曝光量超过7亿。

《天工开物》是一本记录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十八卷,插图123幅,约10万字,记载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许多生产技术沿用至今,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系统、全面向世界分享中国科学技术的著作。

其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一生六次科考落榜,虽“上岸”失败,却发现了内心真正的热爱,痴迷中国智慧。从此他脱下了“长衫”,开始用双手去拥抱这个时代,用双足去丈量大地。

他将中国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几千年来的实践技巧,铸就于这本科学巨著中,很多生产技术对亚洲、欧洲各国影响极深,代表着当时世界科学文明的极高水平。

舞剧就取材自这一同名著作,以宋应星的传奇经历为原型,通过“赶考”“著书”“山河” 等舞蹈篇章,重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更将宋应星那份执着与深沉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呈现给了观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剧《天工开物》的“含舞量”一度刷爆全网,让观众大呼震撼。“中国人会飞这件事瞒不住了”“再一次被中式美学震撼”“中国的舞蹈圈不受牛顿统治”等互联网热评,激起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和国风美学的认同。

饰演青年宋应星的演员吕科镝,舞蹈刚劲又具柔韧性,超强的身体控制力让他在舞台上可以轻盈翻飞。尤其谢幕时的翻身跳等相关精彩片段更是在网络平台广泛流传。而老年宋应星的扮演者马蛟龙的细腻表演也十分贴合人物内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舞美设计方面,《天工开物》参考了大量史料,通过对明代画卷、建筑、器物、服饰、家具等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剧中“巨物”的应用、舞美装置、视觉呈现无不体现这三个字,原书中 123 幅白描绣像的插图更是成为贯穿全局的美学元素。

作为电影导演,陆川在《天工开物》中巧妙运用灯光和色调设计。虚实结合,体现在舞台的多处细节中。例如舞台前后双层纱幕,象征着宋应星逆行世间的空间;“错落有致的书页”不断推移、旋转、组合,将观众带入一个超现实的舞台空间……舞者生动再现了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赋予了舞台极大的视觉张力。

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的服饰特点,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舞剧化创意官员、百姓、工匠、农夫等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出极具鲜明特点的工匠服装。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大量的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第一陶”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

音乐创作上,兼顾明代雅乐与民乐的艺术结合。作曲风格注重音乐的美感与和谐,强调乐曲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既有古典雅乐的庄重恢弘,又有民间音乐的朴实真挚,丝弦乐器为主,辅以笙箫钟等打击乐的运用。

此外,音乐和声效中采集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比如:打铁、抽拉风箱、稻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织丝的声音素材,并巧妙地运用到音乐旋律中,一部工匠之舞跃然舞台。

11月,在上海保利大剧院,让我们跟随宋应星的脚步,穿越时空,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场馆介绍
天桥剧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前门大街南端,东临市内最大的森林公园――天坛公园,与自然博物馆隔街相望,南有先农坛,护城河蜿蜒而过,北与琉璃厂文化街相连,西接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团,与正乙祠戏楼、湖广会...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南二环里,天桥北纬路21号
105、106、110、120、17、20、35、626、692、69、707、71、72
天桥剧场